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年2015年
httpa
imalawebcomc
2009年02月23日1417网络

发表评论共有
条评论
肉羊业是草食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投资少、见效快、适宜面广的产业。开展肉羊优势区域布局有利于增强肉羊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保障城乡居民肉类供给。在上一期规划实施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优势,加快肉羊产业发展速度,特制定本规划。肉羊优势区域发展现状2003年发布的《肉牛肉羊优势区域发展规划2003年2007年》(以下简称《规划》)划定了4个肉羊发展优势区域,主要在全国61个优势县全面实施。5年的发展实践证明,《规划》对推动优势区域肉羊业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优势区域建设成效5年来,优势区各级政府部门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建议,加大扶持力度,加强市场信息和质量安全等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优势区域的肉羊产业,取得了显著成效。优势区域的肉羊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1.优势区羊肉产量连续增长。据统计,2007年肉羊优势区域共存栏33341万只,比2002年增长228;出栏30605万只,比2002年增长251;羊肉总产量48万吨,比2002年增长413。优势区域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养羊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日益增强。2.良种覆盖率迅速提高。在积极引进肉羊良种、加强肉羊原种场、繁育场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杂交改良步伐,肉羊良种供种能力明显提高,无角道赛特、德国肉用美利奴、波尔山羊等良种肉羊开始大面积用于生产实际。优势区2007年的肉羊良种覆盖率由2002年的30提高到45。3.饲养方式转变明显加快。优势区的饲养方式转变走在了全国前列。牧区广泛推行草原牧区禁牧、休牧、轮牧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措施,肉羊饲养由粗放放牧方式逐步向舍饲和半舍饲转变;农区半农区着重推广肉羊科学饲养管理技术,由饲喂单一饲料逐步向饲喂配合饲料转变,反刍配合料使用量逐步提高。通过良种良法相配套,改变了肉羊饲养多年出栏的传统习惯,羔羊当年育肥出栏比例由2002年的20左右提高到35,出栏肉羊平均胴体重提高到155千克,瘦肉率明显提高,羊肉品质明显改善。4.肉羊饲养组织化程度提高。
f截至2007年,优势区域共建立肉羊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9个,其中,肉羊专业合作社34个,肉羊协会55个,带动农户12万多户。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向肉羊优势产区内集聚,建立“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