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耐庵)、《西游记》(作者:吴承恩)、《金瓶梅》(作者:兰陵笑笑生)。这四部小说被明末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称为“四大奇书”,这一称谓一直沿用至今。它们分别开创了历史演义传统、英雄传奇传统、神魔小说传统和世情小说传统。长篇章回体小说以四大奇书为标志。20、梅村体:清初词坛,吴伟业号梅村。梅村体是吴伟业创作的一种七言歌行体,其有元、白歌行体,
5
f重在叙事之长,辅以初唐“四杰”的华艳词藻,温庭院、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的曲折变化的戏剧性,创造了自成一体的“梅村体”。“梅村体”词有100余首,以《圆圆曲》为代表。21、阳羡派:以陈维崧为宗的词派。陈思想上尊崇词体,摒弃词为“小道”“艳科”的传统观念,继承《诗经》与白居易“新乐府”的精神,创作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有“词史”之称。风格上,学习苏、辛以豪放为主,有《迦陵词》、《陈迦陵文集》等。该派主要成员有:万树、蒋景祁、吏唯园、陈维岳等。22、浙西词派:以朱彝尊为宗的词派。朱论词宗法南宋,崇高清空醇雅风格,主张向姜夔、张炎学习,认为“世人言词,必称北宋,然词至南宋始极其工,至宋季而始极其变。姜尧章氏最为杰出。”注重锻炼字句,讲求独出机杼。该词派其他主要作家还有李良年、李符、沈日、沈登岸、龚翔麟。23、神韵说:王士的诗论主张。其论诗吸收司空图“韵外之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与严羽的“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理论,主张“兴会神到”。追求“得意忘言”,以清淡玄远的风神韵致为诗歌的最高的境界,要求诗歌要有含蓄深蕴言尽而意不尽的特点,以王维、孟浩然为诗歌创作的典范。24、《一笠庵四种曲》:即清朝戏剧作家李玉写的《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其中《一捧雪》、《占花魁》的成就较高。这些作品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描写统治阶级丑恶的精神面貌相当深刻。表现的是社会下层的世态人情,着重讽刺鞭挞的是唯利是图、忘恩负义的卑劣行径,道德高尚者倒是出自微贱中人。25、苏州派明末清初的一个现实主义戏剧流派,以李玉为首,成员有朱素臣、朱佐朝、张大复等,因都是苏州人,创作风格和创作倾向都有共同的特点,故称苏州派。其戏曲创作多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题材上多描写重大政治斗争;讲求本色当行,注重舞台效果;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