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感情因素不容忽视,理性主义者把管理看作纯粹的科学,其实它还是一门艺术,它不但要靠逻辑和推理,也要靠直觉和感情。4)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不排斥,而是相互补充的。所以,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中国的管理存在的问题是,科学性不足,而艺术性绰绰有余。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试述资源依赖理论。
f1)因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足够的资源,组织可能会追求更多的资源,以保障自己的利益,减少和避免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2)可持续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审慎的理性管理、选择性资源的积累和配置、战略性的产业要素和要素市场的不完善。3)该理论认为应将组织的目标集中在资源的特性和战略要素市场上,并以此来解释企业的可持续的优势和相互间的差异。企业关于资源选择和积累的决策被认为是一种经济理性,受制于有限信息、认知偏差和不确定。4)正是那些有价值的、稀缺的、难以复制的不可替代的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理性识别,导致了企业的超额利润及其相互间的差异。因为环境的资源有限,不足供所有人和组织消耗,所以那些能够获得较多资源的组织便可以有较大的自主性,并能够影响其他缺乏资源的组织。5)资源的选择和积累是企业内部决策和外部战略因素的函数。资源的选择和配置能否导致企业间的差异依赖于要素市场的不完善性。这种不完善性指关键资源的获取、模仿以及替代的障碍。这些障碍阻止了竞争者获得或复制关键资源的能力,导致了企业间赢利能力和长期差异。2、试述科技条件对组织结构的影响。有两个代表人物,参见《现代管理学》P230~P234四、案例分析题。(30分)1、答案不唯一。可从1)领导者在这个实施过程中是否起到很好地支持、指导作用来答;2)在每个工作小组中,员工之间能否很好地沟通;3)当把工作分得更细时,可获得更多的产出,但必须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本来完成这些细小任务。在达到某一点时,专业化分工的开支(资本和劳力)开始超过专业化所提高的效率(产量),而每一个单位产出的成本也开始增加。另外,在计算专业化的最优程度时,除了考虑经济成本和效益之外,同时也应该考虑员工心理上的成本和效益。过分专业化的代价将是员工感到极度的单调、厌烦和疲劳,这些现象又进而导致旷工、转厂和低劣的技能。2、参见几中激励理论,自圆其说。(激励理论为历年考试重点)
05管理学答案
西南财经大学2005年研究生管理学试题答案注意本答案根据考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