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教育出版社四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计划与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心理与智能发展指导:(1)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潜能,激发其学习的信心。(2)引导学生形成强烈持久的学习动机。(3)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学习策略的辅导、阅读、记忆、思维、问题解决、自我监控等策略。(5)特殊时段的学习心理调适。2.情绪、情感、情操教育(1)认识情绪的丰富多样性与易变性。学会认识自己与他人的情绪。(2)掌握控制、表达、发泄情绪的适当方式与合理途径。(3)学会保持积极心境的方法。3坚强意志与耐受挫折的教育(1)培养坚持不懈、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2)培养学生形成处事果断的良好习惯。(3)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控制力。(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挫折与困难。二、教学准备准备相应的心理健康的事例,准备活动的器材和道具三、教学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迈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理解学生。3.提高全体学生的训练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4.对少数有心里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f四、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以心理健康课为载体,采用团队活动、故事、心理剧等形式,引导学生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个别咨询与辅导
采用与学生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指
导,排解困扰。
3.发挥任课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人格魅力和为人师表的作用,建立起民
主平等相互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在班级、团队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指导家长改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
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
五、教学进度表
周次
内容
备注
12
第1课新学期、新目标,,
34
第2课做事千万别拖拉第,,
56
第3课我的威信、我树立
7
第4课我是特种兵
8
第5课擦亮你的“火眼金睛”
9
第6课,五官总动员,,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