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2直线的两点式方程教学内容:人教A版必修2第三章95至97页教学目标:1掌握直线的两点式和截距式方程,并能运用这两种形式求出直线的方程。2了解两点式和截距式的形式特点及适用范围,从而培养学生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3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直线方程的两点式和截距式。难点:学生对斜率k不存在或斜率k0时直线方程的理解及其例3。教材处理及教法分析:本节课中,教师先指导学生推导出了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和截距式方程,再通过例题练习解决了这两个方程的应用问题,然后再回头处理两点式方程的限制条件,这样将重点和难点分开处理,以便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在教法上采用探究讨论教学法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学法分析: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特点,学生的学习方法定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并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直线方程的多种形式去解题,以培养学生灵活的解题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在解决该实例时,其中的一种办法是利用已有两点求出直线方程,再代入点P的横坐标来求解高度。那么利用两点怎样求解直线的方程呢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实例引入
神州7号火箭在发射后的一段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时间内按照直线轨迹上升,生的求知欲在距离发射点O约2km远的望。观测点A测火箭高度为8km,在距离发射点O约3km远的观测点B测得火箭高度为11km问:在距离发射点7km远的观测点C火箭高度为多少?
教学
教学
设计
师生
f环节
内容
已知两P1x1x2P2x2y2
意图遵循由浅及深,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获得新结论,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活动引导学生归纳引例中已知两点坐标,求解直线方程的方法,推广到一般情形,推导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学生口述,老师板书
提出问题探究解答
其中x1
x2y1y2,求通
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
因为直线l经过P1x1y1P2x2y2并且x1x2所以斜率k得y2y1代入点斜式x2x1
yy1
y2y1xx1x2x1
当y1y2时,方程可以写成
yy1xx1x1x2y1y2y2y1x2x1
教师指出:为了与点斜式方程区别,简化解答过程,可以把以上方程直接当成公式来应用由于这个直线方程由两点确定,所以我们把它叫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简称两点式。然后分析两点式方程的形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