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又必须进行企业化运营管理。
(1)广播业的政治性特征
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任何一家广播电台、电视台,无论是何层级,都由政府广播电视部门直接设立,都纳入一级党委的管理之中,从中央到地方的每一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都无一例外地被称为党的喉舌”1。我国广播业政府规制的主体不仅众多,而且还包含了我国政治生态中最重要的关系党政关系。我国各级政府行政机关都设有党委,由于广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播媒体属于内容生产媒体,其发展对国家意识形态领域具有特殊的影响力,因此,广播媒体一直被定位为事业单位,党管媒体的原则亦是我国广播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广播业采用事业体制运作,监管层就能对其采取高度集中的行政控制手段,如广播的行业准入、资金来源、管理层的任命、内容来源及其传播途径等各个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但这也导致广播业在一定程度上发展缓慢,无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生活需求。
(2)广播业的经济性特征
广播节目(包含广告)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晶,许多线下听众(主要是车载听众)和线上听众(网络听众)愿意花费金钱或时间消费(即交换),使得广播节目具有商品属性,这是我国对广播媒体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基本前提,这就使得其在承担社会信息服务和传播等重要社会责任的同时,还要承载创收和盈利的巨大压力。其中,广告收入是广播业市场化运作中的主要经济来源。据《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7(2016)》数据显示,四大传统媒体广告收入,只有广播逆势上扬,同比上涨11,为13430亿元。而这其中并没有将网络电台的广告收入统计在内。
但是,广播节目有别于一般商品,它属于信息产品,具有抽象性、共享性和时效性,集经济和文化双重属性于一身。它的主要价值是节目中所蕴含的信息和娱乐内容,使消费者享受一种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洗礼,并在消费过程中获得身心的愉悦、心灵的滋润,甚至是价值观的修订、人生目标的更改。由此可知,我国广播业的发展不但要追求经济效益,而且要承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的重任,始终遵循“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力求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的原则。
二、我国广播业政府规制的现状
本文从主体、客体与内容三个方面来阐述我国广播业政府规制的现状。
1广播业政府规制的主体
我国《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国务院广播电视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的广播电视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