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呢?原谅一个知错能改的人不正表现了一个人胸襟宽广,有涵养吗?
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教学提示‖老师引导学生积极争辩时,不一定要求统一对问题的认识,尤其是对人物的分析,要从多角度进行展开。
目标导学三:拓展延伸,积累名言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诚实守信、做言而有信的人。我们要懂礼仪、语言文明,学会尊重他人。要知错能改,善于反思自己的缺点错误。我们要学会宽容,得饶人处且饶人。为人要方正,办事光明磊落,敢于坚持原则。
2.请你说出一句或几句有关“礼”、“信”的名言警句。(1)有关“礼”的名言警句。a、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孔子)b、不知礼,无以立也。(孔子)c、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礼记》)d、礼让一寸,得礼一尺(曹操)e、一个人的礼貌,就是一面照出他的肖像的镜子(歌德)(2)有关“信”的名言警句。a、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b、祸莫大于无信(傅玄)c、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以不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d、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三、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世说新语》
友人:问、怒、惭、引之暴躁易怒,知错就改
元方:答、曰、入门不顾明白事理、直言不讳(对话展示人物性格)
‖学法指导‖
结合课文内容谈启示可从不同角度入手。就本文而言,角度有:友人不守信,友人知错就改,友人不守礼;元方拒绝友人的道歉,等。
f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自学中出示具体的要求;建议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向同学或老师求助,学会合作;在问题探究中,再协作商议完成老师所给的三个问题。
不足之处
设计了较多的拓展及训练,因此拖延了课时。诸如对古代称呼的补充介绍直接放到解词中几句话带过,或者放到作业中让学生去找。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指导学生当堂背诵,这样效果就更好了。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