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连接处设桥路过渡段;DK2174110左右处设堤堑过渡段;郭塘特大桥的北京端桥台与台后路堤连接处设桥路过渡段;郭塘特大桥的广州端桥台与台后路堤连接处设桥路过渡段;DK2177930左右处设堤堑过渡段。25、沉降观测方案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观测是一项系统的、连续的、长期的工作,自路基填筑开始直至铺设无碴轨道前。在路基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是路基动态设计及计算工后沉降的依据,根据沉降观测资料及沉降发展趋势、工期要求等,及时修改设计,变更地基补强或施工工艺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而在铺设无碴轨道前,对路基的稳定性进行评估,确认路基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后才允许进行轨道施工。系统的路基沉降观测包括路基边桩位移观测和地面沉降观测,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当然,施工过程中,应该委派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沿着线路巡回观察路堤外貌的微小变形、微小裂缝及其他发展情况,观察路堤坡脚
f附近地面的微小隆起和出水现象等。(1)边桩位移观测设置边桩用来观测土的侧向位移植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判断地基的稳定性。边桩一般采用100mm×100mm×1000mm的硬木制成,使用时打入土中,桩顶露出地面23cm,并在桩顶钉一小钉,以备观测用。边桩按顺线路方向在路堤坡脚外侧210m范围布置12排,桩与桩间距以1020m为宜。每排位移边桩两端,在不受荷重影响范围以外设置混凝土固定桩。(2)地面沉降观测设置
观测杆
地面沉降观测用来地表的总沉降量及沉降量随
套管
填土增高和时间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地基的稳定性。观测采用地面沉降板进行,沉降板如图所示,在60mm×800mm×800mm的木底板上联接40mm×
底座
铁皮接头
铁夹板
图1
地面沉降观测板
40mm的方木观测杆。观测杆每杆长15m,上端包有铁皮接头,以便随填土高度的增大而接长。观测杆外面套一PVC保护管,管端作成楔口形以便接长。安装沉降板前需将地面整平,以便保持木底板的水平及标杆的垂直。在填土高达1m以后,根据填土部分的压缩量,将套管上拔一定距离,以免由于填土部分的压
f缩而影响地面沉降数值。(3)位移和沉降观测位移及沉降应用精度较高的经纬仪、水平仪进行观测,观测精度准确到1mm。在施工期间一般每一填筑层应进行一次观测,在沉降量急剧增大的情况下,每天应观测23次。如果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天至少观测一次。边桩位移观测绘制“填土高度时间位移量”关系曲线图,地表沉降观测绘制“填土高度时间沉降量”关系图,通过记录数据,随时分析路基稳定情况。当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