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堤经过分层填筑达到设计标高或达到预压高程后,前23个月内,每5天观测一次,三个月后715天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直到待有关人员分析评价记录数据认为路基已经稳定后方可停止观测。实际施工中应注意,沉降观测是利用与沉降板连接的沉降杆进行的,沉降观测板埋设后,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沉降观测杆经常受碾压机械的碰撞,甚至损坏,影响观测精度和工作的正常进行,特别是在基床表层施工时,多采用平地机、摊铺机,这些大型机械更易损坏沉降观测杆。如果沉降观测数据不连续、不完整,与实际不相符将影响推算资料的准确性。为保证观测资料的准确性和连续性,一方面要注意保护工作,同时受损后要及时恢复。
f26、压实检测方案为了保证土工构筑物的填料达到设计压实标准,在确定压实机械后,关键是怎样有效地检测施工过程中填料的压实质量。参照秦沈客运专线压实检测经验,针对不同的填料采用不同的压实控制指标,基本原则是:(1)对于细粒土、砂类土,采用灌砂法或核子射线法检测压实系数和孔隙率,采用K30承载板检测地基系数,按压实系数和地基系数双重指标控制。(2)对于砾石类土、碎石类土,采用灌水法检测孔隙率,采用K30承载板检测地基系数,按孔隙率和地基系数双重指标控制。(3)对于填料为级配碎石的路基基床表层,除检测其孔隙率和地基系数外,还得采用动态变形模量测试仪检测Evd值,按三指标控制。27、基床表层与相关附属设施施工配合与路基基床表层相联系的线路相关附属配套设施种类繁多,之间施工会产生交叉干扰,应当采取合理的施工顺序以及相关措施,以减少或避免附属设施施作时损坏和危及路基的稳固及安全。基床表层及附属设施施工时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基床表层施工前,先施作下列设施:设置路屏障地段的路屏障基础;
f接触网支柱基础及拉线地锚;综合接地的贯通地线(与路基同步施工);排水井及其PVC横向排水管。(2)为防止基床表层填料向两侧滑落以及压实后的扰动,在填筑表层前应先砌筑好两侧干砌片石护肩。(3)基床表层填筑完成压实后,施作下列设施:反开挖安装通信、信号及电力线路的电缆槽(电缆槽为预制件);反开挖施工各种电缆的手孔和埋设过轨钢管。(4)待线上工程轨道板的混凝土底座施作完成后,其双线间的空隙采用C15混凝土现浇填充。待轨道板铺设完成后,其双线间空隙采用碎石填充平整,并在碎石与混凝土接触面沿线路纵向铺设PVC透水管,透水管与排水井相连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