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供应混凝土。23、不良地质处理地质勘察资料揭示,地震液化及岩溶为本工程段两大不良地质现象。具体到路基工程,初步设计勘察已经暴露出存在有不少不良地质,如液化松软土路基、岩溶路基、软质岩顺层路堑等。由于地质条件在空间上的变化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勘察中容易受地形、地物、自然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在施工开展前和施工过程中,我们应对地质进行补充勘探,以便进一步查明不良地质的分布和影响程度,补勘可以采用地质雷达配合地质钻机进行。对于已经确定的不良地质,设计文件初步制定了部分处置方案,具体如下:(1)液化松软土路基:本工程DK217080083913段路基地处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上覆alQ4液化松软土,厚510m,具体地层以粉质粘土、粉砂以及砾砂为主,下伏灰岩,岩溶发育。另,本段路基正好穿过一水塘,路基右侧基本全部处于水塘内。设计文件要求深层的灰岩岩溶地基进行注浆加固,水塘中路基则采取草袋围堰抽水清淤换填,而且全段路基加宽填筑。但对地表下的
f液化松软土地层未再提出具体处理措施。针对实际地层情况,为确保工后路基的稳定,我们认为必须对该段路基的液化松软土层进行软地基加固处理。结合其下伏灰岩注浆加固处理措施,建议采取水泥搅拌桩或CFG桩等复合地基加固,加固深度至基岩面止。但松软土层中局部夹杂有砂砾层等硬地层对软地基加固处理存在较大影响,在实际施工中加强注意,积极考虑其影响,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2)岩溶路基:本工程DK217080083913段路基全范围地基深层为石炭系中下统壶天群(C23h)灰岩、白云质灰岩地层,其岩溶发育,初步设计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加固,加固深度为进入基岩面至少6m以及至溶洞底板下1m。此方案应该是可靠的,实际施工中应注意进一步探明溶洞发育情况,准确确定注浆加固范围。(3)软质岩顺层路堑:本工程中的DK217390078DK217412740段深路堑与DK217790970DK217818000段深路堑均以软岩层为主,并均存在顺层结构,易形成软弱结构面,设计考虑采用路堑挡墙及护墙进行防护。施工中应严格注意开挖,防止软弱岩层发生坍塌,同时密切注意挡墙地基承载要求,并且山体开挖后,要立即组织挡墙施工,以尽快封闭开挖暴露面。
f24、确定过渡段范围本工程由桥梁、路堤与路堑构成,存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路堑连接,按照设计文件设置过渡段的原则,本工程共有3处路堤与桥台连接过渡段,2处路堤与路堑连接过渡段。具体地点分别为新街河特大桥的北京端桥台与台后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