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培养指导意见
(试行稿)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这样阐述的:“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由此可以看到,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言积累、语感、思维品质、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与兴趣、听说读写能力及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这是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素养。它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与社会沟通和交流的程度,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其中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综合能力)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而阅读能力又是语文能力结构的核心要素,它包括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运用的能力。语文学习方法是指利于语文学习的行为总和和心理特征。语文学习习惯是长时间语文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不容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倾向。学习方法与习惯既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习的原动力。
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我们的指导意见也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板块进行说明与解读。具体包括“目标与内容”、“方法与建议”、“考核与评价”、“优秀古诗文与阅读书目推荐”。
f第二学段(34年级)一、目标与内容:
(一)、语文能力
1、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2、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教师应在低年段查字典能力得以培养的基础之上(音序查字法被安排在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六”中、部首查字法被安排在二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二”的“学习查字典”中),引导学生学习使用词典,并使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字典、词典的运用,初步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3、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