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浅谈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课程课标》中“语文素养”前后出现十多次。语文素养是什么?究竟包含那些因素?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把握“语文素养”的内涵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是我们老师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一、语文素养的内涵什么是语文素养?用叶圣陶老先生的一句话来理解,就是:“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课程标准中这样论述道:“语文课程应该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中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我认为,就语文课标中的相关内容及其他研究而言,语文素养的内涵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可分为六个层次:第一,必要的语文知识。离开知识的能力是不可设想的,轻易否认语文知识对语文学习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容易使语文教学走向非理性主义的误区。在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三个方面做了非常具体的说明;汉字音形义的知识(12年级识字16001800,写字8001000;34年级识字2500,写字2000;56年级识字3000,写字2500)、基本阅读(理解词语:低段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并积累,乐于与人交流;中段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抓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高段积累词语,领悟表达方法,了解说明方法等)和写作方法(低段有兴趣,写想象的事物,写自己的认识与感想,运用学到的词语;中段乐于书面表达,写见闻、感受和想象,乐于分享,积累语言材料;高段留心观察,积累习作素材,内容具体,感情真挚,学会修改等),基本的语法和修辞知识(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常用的段落和篇章结构知识(总分总)等。语文学习必定涉及语言知识学习,知识是一定要教的,但教什么知识,如何教知识,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认真研究。例如,《歌声》教学生怎样概括主要内容谁怎么样?指导学生以回答问题的方式来概括,收效非常好。第二,丰富的语言积累。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一篇篇具体的范文,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占有一定量的感性语言材料,在量的积累的基础上产生质的飞跃厚积才能薄发。小学阶段要求学生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