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于未然。在危机事件之前,非政府组织能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及时、迅速的搜集信息。并通过多种渠道向社会反映危机情况,从而使社会及时做好危机预警和预防工作。其次,危机中,遏制危机蔓延。非政府组织可以协助政府,广泛调动社会一切可调动的力量,找到危机根源,并进行及时处理。最后,危机后,妥善收尾4。非政府组织在危机事件后的重建工作中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灾区的学校重建、孤儿抚养、心理救助等。
三、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困境
(一)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体系尚不健全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当前,关于我国非政府组织参会公共危机治理的法律体系还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一方面,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非政府组织对危机事件的有效参与。在我国已有的关于危机治理的法律法规当中,缺少对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治理的职责、范围、途径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关于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管理的立法的滞后化,直接导致了非政府组织的危机治理参与行为得不到相关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其参与的积极性也常常受到打击。另一方面,由于对非政府组织的宣传力度和宣传范围的不足,致使部分群众对非政府组织的危机参与行为感到质疑,从而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其参与危机治理的积极性。
(二)非政府组织参与公共危机治理的能力有待提高
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治理的能力欠缺,主要原因表现为经费不足,人才缺乏。具体体现在,一方面,资金不足问题是世界非政府组织发展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之一。与世界非政府组织资金支出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资金不足问题则更为严峻。即便是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非政府组织的活动经费也难以维持其正常的社会活动。另一方面,非政府组织参与危机治理,不仅需要高度的积极性和责任心,还要具备一支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现阶段非政府组织中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尤其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三)非政府组织和政府之间没有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
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全能政府”理念的影响下,政府几乎承担了危机事件前中后所有阶段的工作。在危机事件的应对过程中,政府依然扮演着“独挑重担”的角色。在整个危机治理过程中,在非政府组织与政府之间目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协调和沟通机制。具体表现在:其一,当危机事件发生之际,相关政府部门可能会以传统行政命令的方式逐级下达决策或是命令。政府部门或是非政府组织可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