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2014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
行业发展态势良好,企业成长空间巨大。
日前,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野村综研(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联合在北京发布了《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2014)》完整版。自2013年起,双方针对本土具有代表性的便利店企业开展了行业发展状况调研,并通过企业高层访谈收集一手数据、资料。本报告是双方二次合作开展的调研活动。报告指出,2013年中国零售业继续遭受经济增速放缓影响,百货店整体增速为96,大型综超和超市增速为78,而便利店逆势增长,15家主要代表性企业销售额增速为182,远高出其他业态。同时,新进业者以二、三线城市为中心开始加速布局。综合分析各项数据显示,中国便利店行业仍处于二次扩张时期。行业体量空间大门店类型多样化2013年中国零售业继续经受经济增速放缓和成本上涨的双重压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2012年增长13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率为115。零售百强企业中百货业态的销售额整体增长96,大型综超和超市为87。2013年百货业关店数达到23家,代表企业的毛利率水平下降008,有83家大卖场?超市企业的毛利率呈现负增长的趋
f势。而便利店逆势增长,主要代表企业的销售额增长比率为182,其增幅在传统零售业中位居榜首。特别是以二、三线城市为中心的新进业者加速布局便利店的趋势非常明显。2014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CCFA,简称连锁协会)定点观测的15家代表性便利店企业在2013年新增门店总数达到4484家。主要便利店企业的门店数都有增长,增幅达到34。以每百万人拥有便利店店铺数量统计,日本是388家,台湾地区是425家,中国城市平均为54家,而且中国城市便利店单店平均销售水平也远落后于日本和台湾地区。这些数据不难看出,中国便利店的发展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发展潜力也是巨大的。反映出,无论是门店数量的扩张还是行业整体的提升,仍处于二次扩张时期。目前,门店类型呈两极分化趋势:一些从超市业态转型而来的便利店普遍存在门店面积过大的趋势,这类店在平效和人效方面的提升空间很大;而一些以加盟方式发展的便利店,门店平均面积都比较小。小型门店在租金和人工成本上涨的压力下存在一定的优势,但是普遍存在商品种类单一,客单价低的问题。在网络零售方面,2014年受访的十几家便利店代表性企业均已开展与电商的业务对接,其中50的企业开展了网络零售业务,年平均网络销售额为622万元,占总销售额的
f014;也另有部分便利店选择网站自营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