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的形式,而大部分便利店利用自身实体店的规模优势,与电商的流量资源有效对接,选择携手平台电商进行O2O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数据对比寻找差距海外经验引领发展报告从单店销售额、平均卖场面积、卖场效率、毛利、日均来客数和客单价等经营指标对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日本进行了对比。数据显示,2013年日本便利店的平均单店销售额为42032元,约是中国大陆便利店的73倍;平效为14万元平方米年,是大陆的54倍;日均来客数919人日,是大陆的2倍。台湾地区便利店在门店面积、客单价方面与大陆地区差距不大,但其日均来客数接近大陆的2倍,故而单店销售额和卖场效率(平效)均大幅高于大陆地区。在来客数和客单价方面,2013年全日本便利店总店铺数达到49323家,来客数达到155亿人次,相比2010年的139亿人次,年均增长约37。粗略估算,全日本每天每3个人中便有1人光顾便利店,而每天每家便利店要接待919余人次。平均单店客单价从2010年的577(日元天)增加到2013年的606(日元天),年平均增长近17。而在台湾,便利店店铺总数已超过1万家。由于竞争激烈,平均单店来客数有所下滑,但客单价基本能够保持每年31的增长率。日本和台湾地区便利店业态在高速成长之后仍能保持
f一定的增速,其中店铺服务功能的拓展和强化,对于提升客单价、增加来客数和来店频率,起到了难以取代的作用。报告显示,日本便利店的服务种类在90年代末期已达百余种。21世纪,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与网络相关的各类服务被不断开发、创新出来,如电商业务的开展、电子钱包及手机支付的推出、网络优惠券服务等。并且针对老龄化人群和女性白领开发了针对性服务业务。另外,便利店的服务逐渐延伸至相邻业态,比如餐饮服务跨业态发展,开发炸鸡和咖啡等产品,分割了星巴克、麦当劳这些餐饮连锁企业主打经营的部分业务,也都取得很大的成功。台湾便利店的发展特色是餐饮、服务、公益、购物,其中餐饮与服务是其发展的两大利器。在服务方面,台湾便利店又主要充当了台湾的物流中枢和金流中枢。在物流发展方面,台湾已经形成以便利店为主的物流配送体系。在金流中枢方面,台湾便利店更是发挥了强大的门店网络优势,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服务。台湾便利店的门店有近800项服务,而且大多数服务都能从门店的终端设备kiosk机上来实现,减轻了店员的负担。台湾便利店除充当社会化的物流中枢和金流中枢角色,在业态间合作和政府的公益职能等方面也发挥着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