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并把它作为当代教育的趋势。”苏联儿童心理学家列昂节夫指出:“幼儿期是个性最初开始实际形成的时期”。为此,我园开展这一课题的实验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优化隔代教育过程,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高家园教育质量。二、课题的概念界定所谓隔代教育,是相对于亲子教育而言,主要是由祖辈担当起对孩子实施教育、抚养的责任。但由于祖辈过于溺爱等原因使孩子形成“自我中心”意识强、依赖性强、创新性减退、错失优秀品质形成的良机等负面影响。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所以明确隔代教育的弊端,在发挥其教育优势的同时,认真克服种种负面影响,让祖辈走出教育误区三、本课题国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资料查阅综述(一)、国外研究的现状在西方国家,从孩子生下来的第一天直到上小学,每个年龄段都有专门照顾孩子的机构。这些国家对于0~3岁孩子的教育尤其重视,有十分完备的育儿机构,从业人员都要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审查,必须持有专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专业育儿人员从生活、学习到心理各方面给孩子全方位的照顾。有了健全的育儿机构作保障,他们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可完全放心地投入工作了。因此,在国外孩子的家庭教养方式以亲子教育为主。(二)、研究资料查阅综述经查阅文献资料,收集有关隔代教育的文章,具体如下:1、浦东新区浦电幼儿园和崂山东路幼儿园,99年承担了《上海市学校尊老敬老教育》课题中的子课题《幼儿园尊老敬老实验》。2、全国第二届幼儿家庭教育研讨会上,上海幼
f儿教育研究会会长高志方曾谈过《祖辈在孙辈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3、2001年《学前教育研究》第3期刊登了李晴霞的《试论幼儿教育中的隔代教养问题》一文。4、1999年第10期《家庭教育》刊有陶冶的《如何善待老人》一文。5、1998年第7期《幼儿教育》刊有在荣的《隔代亲利弊谈》一文。6、2000年第7期《幼儿教育》中刊有姚加丽的《隔代教育对幼儿个性发展的负面影响》、王京力的《正确对待“隔代亲”现象》、程玲的《藏起一半爱谈隔代教育艺术》3篇文章。7、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四、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具体操作思路(一)、课题研究的目标1、系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