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所提供的复印件上签章;(四)准备调离或脱离原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或岗位前,
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90日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五)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离岗后仍有可能产生慢性迟发性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安排离岗后医学随访。
六、应急体检的管理生产过程中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可能导致劳动者急性健康损害时,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及时组织进行应急健康检查。七、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的管理(一)本单位承担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医学观察、医学随访的费用。(二)劳动者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视同正常出勤。八、职业健康检查的准备必须委托取得资质的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承担本单位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并如实提供以下资料:
(一)基本情况(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和接触人数、职业病危
害因素监测的浓度或强度资料;(三)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及原辅材料、
f产品名称等情况;(四)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及其他有关资
料。九、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的管理(一)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的基本内容包括:1.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2.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3.职业病报告卡;4.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和职业禁忌症者处理与安置的记录;5.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6.监督管理行政部门要求的其他资料。(二)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相应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资料;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健康资料。
f职业卫生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为规范职业卫生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管理,保障评价文件资料的完整性、保密性,特制定本制度。一、职责(一)职业卫生管理机构:1.负责收集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资料的收集、分类、整理、归档工作;2.定期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档案进行全面核查,如发现问题或不符合项,向职业卫生管理者汇报,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于15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落实;3.核查周期为1年。(二)各职能机构提供相关资料。(三)档案管理部门负责档案管理。二、来源职业病防治档案至少应包括:1.职业病危害前期预防档案;2.职业病危害材料和设备管理档案;3.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管理档案;4.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指引档案;5.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管理档案;6.在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档案;7.职业病危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