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为完成知识教学及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发明者及发明过程的介绍。如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的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上千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理想和信念。
二、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可以成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如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就为数学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使它处处充满美的情绪,美的感受,美的表现,美的创造。如对称美、统一美、简洁美、奇异美、曲线美等。在教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我就向学生介绍了著名的“黄金分割”知识,从而揭示了一种审美的线段比例关系,然后让学生到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按黄金分割构造的事物。如中外名建筑、窗帘的束带、女孩裙子的腰带等,使学生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我还经常让学生用哲学的眼光从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感悟一些人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学生从这样浅显的数学知识和纷繁复杂的社会中阐述出这样深刻的做人道理,才是我们数学教学追求的终极目标。我觉得,只有善于挖掘教材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愉悦地学习数学、鉴赏数学的美才能感悟出人生的真谛,陶冶出学生的高尚情操。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思想教育内容并不占明显的,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教育贯穿于对知识的分析中。
例如《圆的认识》,从教材内容看,讲了四个知识点:生活中的圆形物体;
2
f画圆的方法;圆心、半径与直径及其相互关系;圆是个轴对称图形,直径是对称轴。乍看起来,似乎没有德育方面的渗透内容,但细细一想,则完全不是这样,它至少蕴含以下几点德育内容:(1)圆这一概念,不是哪个人坐在屋子里凭空想出来的,而是通过对生活中大量的圆形物体的概括、抽象而得出来的,握此可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第一的观点,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这种观点,学生就会慢慢地形成尊重实践、尊重实际的思想。(2)圆、圆心、半径、对称轴这些知识,是密切联系着的。圆心到圆上一点的距离,就是半径;连接通过圆心的圆上两个点的线段,就是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