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不按时上交,视为无。(三)课堂教学(15分)1、基本要求(1)实行1分钟候课制度。教师须在上课铃响前1分钟到教室,准备上课。(2)课堂教学教师须做到:讲授知识正确、环节衔接自然、教学结构合理、逻辑表达清晰。(3)教师在课堂中要仪表自然,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做到对学生充分尊重、平等。(4)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主体,突出学生思维活动训练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时间,充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5)板书工整简明;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教学辅助工具。(6)应完成必要的演示实验(理化生学科)和示范动作(如体育科)。2、检查要求及评分:课堂教学考核实行学校督查小组周查和主要领导随机查相结合方式进行。每周教学常规督查小组应在教务处统一组织下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听课抽查,主要领导实行随机走课形式抽查,如有下列情况每次扣5分:不备课上课或备课与上课不符;上课迟到;课堂管理不严,课堂秩序乱或课堂内有3名及以上学生不听讲;课堂中使用侮辱性语言,或大面积长时间体罚学生情况;课堂上出现学校严格禁止的其他问题。理化生三科教师实验课数量不足或实验报告单不完整每缺3次,扣5分。(四)作业(40分)
1、作业编制和布置基本要求作业分课时作业和课后作业,课外作业分作业本作业和课外家庭作业。(1)每位教师都要把作业编制作为备课内容、且相对独立的重要部分,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知识巩固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树立作业就是考试、考试作为作业的基本思想,认真把作业作为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抓实抓好。
3
f(2)作业编制应以集体备课形式进行,做到各平行班进度、质量、时间、命题等同。(3)课时作业和课后作业编制应分类编号并标示(具体要求见模板)。(4)作业编制纸张原则上以16开纸为单位印刷(设计时需每8开纸上设计两次作业)。具体编排格式要求须符合日常文档编排的基本要求。(5)课时作业编制可以与学生导学案合二为一,原则上包括三部分:新授课前的前置测试题、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基础知识训练题和拓展题、课堂教学达标测试题。(6)课后作业编制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知识的巩固和运用。(7)课后作业编制应认真钻研命题类型和难易程序,做到题目精选、精练。(8)作业编制要体现分层原则,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9)无论课时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原则上不能使用成卷。确需使用成卷的,须报教务处审批后方可印刷;但成卷总数占比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