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争的事实,试问,你会说你努力工作不会有为了提高生活质量的成份吗?教师职业待遇偏低,但同样要面临住房、成家立业、医疗等问题,这使许多教师特别是乡村教师觉得经济负担很重,心理自然会产生不平衡。
3、社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过高。
从学校到主管部门,从学生到家长一直到政府、社会都要求教师成为“完人”、“全能”,使教师不堪承受。农村中许多父母只知赚钱,不管子女成长的;父母关系不和或离异导致子女思想、学习下降的;与社会不良人员为伍而有违纪违法行为、厌学等等,都是教师的职责范围。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学文化、学知识、学做人,还要承担本应由家庭,由父母承担的职责,不但要管学生在校的表现,还要负其在校外行为的责任,学生发生什么事,都会往学校、教师身上推。此外一些教育成人的社会宣传教育活动也成了教师的任务,什么禁赌、禁毒、禁烟、禁黄活动,税法知识宣传、灭鼠灭蟑等文明卫生活动。
4、新课程实施也给许多教师带来了压力。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虽然有许多培训机会,也有许多理论指导,但许多实际问题还得教师自己去面对。新课程实施后,学生减负了,但老师普遍反映实施新课改后负担比以前明显加重。
此外,工作量、学校管理方式、领导的评价也同样影响着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给学生带来的影响
1、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教师能很好地设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心理环境。学生的害怕、说谎、违抗等心理失调的原因之一,是与教师的心理不健康有关。有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水平高的班主任,他们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高,反之亦然。
2、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
心境不好的教师,很难营造愉快、轻松的课堂教学环境,他们常表现得烦躁、易怒、容易冲突、喜怒无常、情绪不稳定。教师情绪不稳、常烦躁,学生也会受影响,如学生常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效率不高,效果不佳,长此以往,会导致心理问题,甚至疾病。相反,教师心态健康向上,生活态度积极,教学积极,就会想方设法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生也会同样积极,积极的学,积极的思考。因为教师积极的情感、健康的心理会诱发学生的积极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情感,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及学生接受与理解知识均有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三、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良的解决对策
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是明智、理智的,能够自我调整心态,调节情绪的,如果是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