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产品召回控制程序
1、目的当交付后的产品可能有批量的不适合(包括存在安全危害)时,能及时将有
关信息通知相关方,并或实施产品召回,并迅速完全地使有关产品得到控制,避免或降低危害的影响。
2、范围适用于公司任何已发出的不适合产品的信息传递和回收过程。
3、职责31质量、食品安全小组负责监视实施召回。32总经理负责召回计划的批准。33各部门参与和配合完成本程序的要求。
4定义
5程序51召回的时机
当公司存在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不在公司控制下时(如已经交付),应启动召回程序。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情形都可能涉及待召回产品,触发召回程序:511顾客的投诉(见客户要求与沟通控制程序);512主管部门检查发现的不适合的产品;513媒体报告的不适合的产品或事件;514公司内部检查发现受不合格产品影响的批次产品已经交付(见不合格品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515其他的改变(包括技术、法律行规和突发事件)影响到已交付的产品质量或安全。52待召回产品的识别和评价521食品质量、安全小组即产品召回小组,应监视与产品召回有关的信息。522出现51于情形时,管理者代表应立即召开小组会议进行召回评审。必要
f时,应要求最高管理者和法律顾问、各部门的其他主管参加。523召回评审的内容包括:召回原因;信息的来源,可信度;以往的产品安全记录,危害程度;政府卫生部门的流行病学咨询记录;待召回产品的范围(包括产品线和地理区域);是否启动紧急召回;一旦启动召回,还应制定召回计划明确召回的方法、途径和召回产品的处理等。524只要可能,应对待召回产品对应的批次产品,甚至相邻批次的产品留样进行复查,以证实是否不安全及其不安全的原因。其结果应作为召回评审的输入。留样应保持到召回活动结束。525在有确切的信息支持时,召回的评审不应超过半个工作日。53召回的程序531召回产品溯源,以识别召回活动的相关方。必须考虑客户(包括分销商及其顾客)、合作单位、公司内部单位(包括各部门、分支机构和所有员工)、供应商、相关的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组织(包括媒体和消费者组织)。从食品销售、制作采购的全流程各步骤追溯,寻找所有可能的相关方。532根据相关方,选择合适的方式发布召回信息,召回信息应在作出决策后半个工作日内发布。合适方式可以是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媒体公告等,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应编制《召回信息发布记录》。召回信息应编制成文件,如《产品召回公告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