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对阅读材料的整体理解,课篇分析能力得不到训练。在处理阅读材料过程中,只注重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情节,而对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结构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不求甚解。
(5)缺乏对阅读策略的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指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策略去捕捉有效信息,阻碍他们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
3.阅读时间不够充裕,阅读量不足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七年级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100~150词,八年级学生每天课外至少要阅读400~500词。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因忙于完成教师布置了的各项作业,根本没有时间看课外书,繁重的课外作业并没有担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做的练习册一本又一本,试题集一套又一套,做得头昏眼花,兴趣全无,可英语水平并没有实质性提高”(黄源深,2006)。二、针对在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所提出解决对策
f1.重视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知识结构、认知能力、不同年龄的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差异等因素,收集和编辑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具有时代特点,内容丰富的阅读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补充教学。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初中阶段阅读的生词率不超过3。常见的《英语辅导报》、《学英语》、《21世英语报》、《学生双语报》等就比较适合学生,这些报纸有一些时事新闻、小故事、人物专访,每日一星等栏目,难度也较适中,便于学生阅读和培养英语阅读习惯。此外,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搜集英语学习网站的英语资源,分主题或类别整理印发指导学生阅读。2、合理利用课本阅读资源,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现行教材在编排上,每个单元都安排了适当的有一定代表意义的阅读材料,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材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2、1传授语言知识与培养技能相结合,“精读”和“泛读”相结合例如在八年级下goforit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两篇或以上的语言阅读材料,一般各有侧重,阅读的目的各有差异。每个单元中的第一篇阅读材料应具有核心地位,该文的教学
f可接近“精读”,其意义若酵母,通过对它的深入学习,掌握有关语言知识,产生相关技能和能力;而其他阅读材料可作有所侧重的“泛读”处理,其意义是在精读基础上扩大阅读实践,增加语言感悟,内化语言知识,提高阅读技能,体验阅读乐趣等。
2、2构建“教师启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的阅读新模式
这个新模式旨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发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