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材料力学性能1填空题:30个15分2判断题:20个10分3名词解释10个20分4问答题:6个35分5计算题:2个20分
第一章单向静拉伸力学性能一、解释下列名词。2.滞弹性: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3.循环韧性: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4.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6.塑性: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9解理面: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11韧脆转变温度: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个温度称
f为韧脆转变温度。15解理刻面:在解理断裂中具有低指数,表面能低的晶体学平面叫解理面。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17约比温度:材料的实验温度与熔点的比值。高于这个温度的环境叫高温环境,材料的性能会随时间和温度而变化。18松弛稳定性:金属抵抗应力松弛的性能。19低周疲劳:金属材料在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寿命为102104次的疲劳断裂叫低周疲劳。
四、何谓拉伸断口三要素?影响宏观拉伸断口性态的因素有哪些?答:宏观断口呈杯锥形,由纤维区、放射区和剪切唇三个区域组成,即所谓的断口特征三要素。上述断口三区域的形态、大小和相对位置,因试样形状、尺寸和金属材料的性能以及试验温度、加载速率和受力状态不同而变化。八、什么是包申格效应,如何解释,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包申格效应: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包申格效应与金属材料中位错运动所受的阻力变化有关。在金属预先受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时,位错沿某一滑移面运动,遇林位错而弯曲,结果,在位错前方,林位错密度增加,形成位错缠结和胞状组织。这种位错结构在力学上是相当稳定的,宏观上表现为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
f卸载后施加反向力,位错被迫作反向运动,在反向路径上,像林位错这类
障碍数量较少,而且也不一定恰好位于位错运动的前方,故位错可以在较
低应力下移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