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爱的能力发展密切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第1~3段:“我”的爱的成长过程第4~8段:爱的对象的发展(母爱与父爱)第9~10段:总结全文,阐释成熟的爱(分段可以给学生一个整体思路,便于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三)具体分析:用问题理解课文中所阐释的观点:问题1、一个人爱的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学生可以在前三段中找到三个阶段:婴儿、儿童、少年,进而概括出三个阶段爱的特点:“自恋阶段”、感到被人爱和感到爱别人的快乐。
2
f由此可引出文章第3段结尾对于成熟的爱和不成熟的爱的区分。问题2、母爱和父爱的特点及优缺点(或积极性与消极性)各是什么?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应位置,再进行概括总结:母爱:是无条件的;积极性:不需努力即可拥有;消极性:无法赢得。父爱:是有条件的;积极性:可以通过努力赢得;消极性:必须努力,否则将失去。两种爱的进一步区分在课文的第6段:母爱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父亲代表思想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引申:对于作者提出来的关于母爱和父爱的理论,你认同吗?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此处学生可以依自己的理解回答,言之成理即可。这一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名人大家的理论不一定要认同,学会怀疑;一方面让学生学习将生活中的现象概括成理论问题,从而有所思考。问题3、对于父母,成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对于这一问题,学生较容易理解为文章第9段的“成熟的人,爱是怎样的”,由此提醒学生看清问题再作答。母爱应该给孩子安全感,应该希望孩子独立;父爱应该是宽容的、耐心的,应该使孩子更加自信,成为自己的主人。概括起来就是:作为父母,应该让付出的爱符合孩子健康成长的需要。问题4、对于孩子,成熟的爱应该是怎样的?不再依赖父母,与父母分离,在他心中同时拥有父亲和母亲两个世界。他
3
f独立了,成为了自己的父母。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
(四)课堂小结:弗洛姆认为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
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
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的生活中也永
远得不到满足。相信大家对此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认识了。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
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