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利率加一定的利差,1970年为025,1981年3月为05,1986年5月为0625,1986年11月为075,1988年3月为0875随着存款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以自由化利率从金融市场筹集的资金不断增加,市场利率水平也伴随着其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而逐步下降,没有出现事前担心的存款利率市场化会导致利差缩小的现象,但是利率变动的风险越来越大。
从1989年1月起,日本银行采取以银行平均融资利率决定短期优惠贷款利率的新办法。即将银行资金依来源分为四类:流动性存款、定期性存款、可转让存款及同业拆借资金。将各自的代表性利率确定为标准利率,根据各类资金的构成比用加权平均法算出墓础利率,在此基础上再加1的银行费用,即为新短期优惠贷款利率。从而切断了短期贷款利率与法定利率的直接连动关系,市场利率或银行融资结构变化引起的融资利率变化对贷款利率水平产生影响,并通过贷款利率水平的变动表现出来。1989年,时任日本全国银行协会会长的三菱银行率先实行了这种短期优惠贷款利率。1991年4月,长期贷款利率也不再使用过去的长期优惠利率,而是在短期优惠利率之上,相应贷款期限或余期加上一定利差,形成新的长期优惠利率短期优惠利率连动长期变动贷款利率。由于可转让存款、银行间市场拆借资金两种资金利率已经是市场利率,而这两类主导性银行资金来源的利率水平又是贷款利率水平的决定基础,所以这种贷款利率确定方式下产生的利率,实际上已经是利率市场化的结果。
f三、日本利率市场化的推进特点
(一)日本利率市场化在国际社会的推动下得以展开
国家干预是日本经济发展的一大特色。长期以来,货币管理当局对于利率一直实行着严格的管制,也正是这种长时期的管制,使得政府金融机构的资金供给长期占有全社会融资的主渠道,从而推动了经济的高增长。同时,低利率存款和补偿性存款的存在又保证了银行的利润。因而,尽管有国债市场利率市场化的需求,但日本货币当局并没有大量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主观愿望。由于日本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了低速稳定增长,成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因此,其经济和金融政策的实施已经直接影响世界经济金融的总体走势和他国的经济利益,其扩张的经济政策与封闭的金融市场直接导致了与其他国家的金融磨擦。没有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的直接干预,日本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性推进可能不会如此迅速而果断。
(二)日本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是个金融创新的过程
在实施利率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