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治国,推崇“为君所用”,强调“入仕”实现自己价值。
地理上欧洲各国分布比较零散,各国之间交流频繁,各国的思想相互交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西方科学有着良好的“求异”传统,“富有冒险和吃苦耐劳精神”,所以他们总是刻意求新。而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视思想“守一”和“齐一”的思想控制,严重地影响了科学的萌芽,抑制了人们的创造精神。
总结
关于科学技术为什么诞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的争论和见解一直都比较多,直到现在仍然没有等到一个完整的答案。上述只是我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几个因素,当然还有很多很多其他的原因,政治、体制、经济角度,思想、文化、哲学角度,都能找到合理的解释,这里不一一列出。但是仅仅找出问题不是我们的主要目的,我们的目的是从这些问题中反思当今时代下的中国。21世纪定调的主旋律是科学技术,它是一个民族未来走向的重要奠基石,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
f力。现任李约瑟研究所所长古克礼转述了李约瑟临终前的观点:“李约瑟先生透过他多年来对中国以及中国人的了解,他确信中国能够再度崛起,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文化的国家,一个拥有如此伟大的人民的国家,必将对世界文明再次做出伟大贡献。”
这些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应该是光明的,这就要求我们现在的国家必须以战略性的眼光和任务,大大加快科技人才培养的步伐,深入总结上述阻碍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失误,解放思想,给科研者营造相对自由、民主的科研环境。同时应该积极学习西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学习西方在科研上的良好的探索品质,敢于“标新立异”。但同时,要深刻认识到,严谨的逻辑推导及严密的理论思维在科研生活中必不可少,为此,我们要扎实学习理论知识,打好理论基础,不要再犯对西方的“科学体系茫然无知”这样的重大失误。只有这样,才能赶超先进,才能迎来美好的科学的春天!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