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沟内的信号轨接触,可实现“远电控”达到边走边卸或分批卸车。但由于受电靴必须在打开的位置才能与信号轨接触,打开受电靴后的车辆外形尺寸为铁路二级超限,铁路部门不允许车辆的受电靴在打开位置通行,且要按特殊车型加收运费25%;同时由于轨距公差造成车辆有一定的横向摆动,受电靴未接触到信号轨的车辆不能实现远电控卸车。因此,目前国内电厂采用“近电控”和“手控”单节卸车的方式为主。2.2卸车能力对1200MW机组容量的电厂,底开车卸煤系统考虑设置单线卸煤沟还是双线卸煤沟应根据铁路机车牵引定数及一次进厂车辆数来确定。卸煤系统出力为1500t/h。运煤系统采用双路皮带,可同时运行。运煤列车用机车头牵引进厂后,由厂内自备的机车或调车系统进行调车,一般采用分组手控风动卸车,分次完成卸车作业。对单线卸煤沟的电厂铁路配线一般按两股卸煤线设计,一股重车线,一股机车走行线,双线卸煤沟将增加一股重车线。
f2.3主要特点1)在无冻煤及大块煤时,卸车出力大,卸车时间快,系统可靠性高。2)受卸装置有一定的缓冲容量,运煤不需要再设置缓冲装置,煤场大型设备的动用率减少,运行经济。3)检修、维护工作量小,技术要求不高,电厂管理简单。2.4存在的问题1)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低,不能实现自动控制。由于目前国内底开车卸车方式多采用手动开车门,尚不能实现自动控制。卸车过程中需自备机车进行调车作业。2)对电厂煤源变化的适应性差。使用底开车电厂的煤源宜定点供应,装车点不宜超过两处,且应固定车底,专列运行。按本工程的耗煤量考虑一期应自备3整列车辆及20%的备用量。3)对冻煤适应性差。煤中水分在车门处冻结,影响车门开启,解冻库的设置将影响卸车出力;煤车表层结冻,即使车门打开后,表层冻煤无论是自然破裂、人工敲碎或装设螺旋卸车机,大量冻块易在车门处卡塞和在卸煤沟箅子上堆积,造成卸车和清箅困难,影响卸车出力。因此在严寒地区采用底开车时,煤的表面水分不得超过8%。4)对大块煤的适应性差。由于底开车的车门开度有限,当燃煤中大块和杂物较多时,易在车门处卡塞。5)由于卸煤线较长,卸车引起的粉尘污染较大,除尘问题难以解决。6)卸煤沟土建地下施工量大、工期长。3翻车机卸煤和底开车卸煤经济比较只比较卸车系统本身的差异部分并采用动态计算费用。其相同部分如:火车采样装置等不列入比较。设备运杂费未列入比较。底开车卸车系统需电厂自备机车及车辆。暂按自备一台机车和3列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