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区,冷热分明,干湿两季明显,夏季多暴雨高温,冬季严寒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2600mm雨季集中于38月份,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8182,属于湿度适中带湿度充足带由于受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路线所经过的区域水旱灾害频繁,雨季对本路段施工有较大的影响。路基土方及构造物施工要不失时机地做好施工计划安排。(2)本合同段地处山岭重丘区,地形起伏较大,植被较发育,覆盖层较薄。覆盖层以种植土、亚沙土和亚粘土为主,含少量的碎石质土,覆盖层厚2米左右,稻田中种植土厚06米左右,下伏基岩为硅化板岩。
2
f(3)本地区气象资料为:本路段自然区划为Ⅳ3区,属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性气候区,总的特征夏热期长,东寒期短,潮湿多雨。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5度(七月),月平均最低气温为5度(一月),日最高气温为41度,日最低气温为7度,日最大气温差为21度,平均年降雨量为2600mm,小时最大降雨量为230mm,潮湿系数22,日最大风速为30ms。(4)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1400万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路线段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依据现行《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可不设防。
17沿线材料分布情况
公路沿线5km以内有较丰富的砂砾材料、砂当地沿线无矿石料场矿石材料需要外购相距约40km相距50km左右处有水泥厂和石灰生产厂;钢材等建材,可以在邻市进货,相距40km左右。
18环境保护
本路线设计考虑了道路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尽可能多的利用原路段,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对于道路施工造成的取土坑、弃土区填方及挖方边坡采用完善的排水系统和必要的防护措施。
19新技术采用及计算机运用情况
为了优质高效完成本项目勘察设计任务,在工作中采用了以下新技术:广泛采用了AutoCAD技术,全部图纸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做到了优质、高效、准确。
110其他事项
其他未提及的施工事项,施工时必须严格执行部颁现行《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其他部颁施工规范。图纸中所提供的混合料配合比,仅供参考,施工时应以现场实验为准。施工中若发现实际情况与设计文件不符时,应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报告,以便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处理。
3
f2
路线平面设计
道路为带状构造物,它的中线是一条空间曲线,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为路线的平面,路线平面的形状及特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