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柱子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柱子短边不大于400毫米,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也应设置附加箍筋。有时设计图纸上并未按以上规定设置附加箍筋,则在图纸会审时要提出,并且施工时要加上,以改善钢筋骨回的牢靠程度,防止歪斜。
8、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8.1现象混凝土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8.2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杂物,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损,出现麻面。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没有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浇筑混凝土时,与模板接触部分的混凝土,水分被模板吸去,致使混凝土表面失水过多,出现麻面。3)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结模板,引起麻面。4)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筑混凝土时缝隙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5)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混凝土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第7页共15页
f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
8.3预防措施1)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2)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清水充公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条、塑料条、纤维板或水泥砂浆等堵严,防止漏浆。3)钢模板脱模剂要刷涂均匀,不得漏刷。4)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9、混凝土表面蜂窝9.1现象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9.2原因分析1)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2)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有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3)未按操作规程浇筑混凝土,下料不当,使石子集中,振不出水泥浆,造成混凝土离析。4)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密实或振捣与下料配合不好,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5)模板空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位移,造成严重漏浆或墙体烂根,形成蜂窝。
第8页共15页
f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
9.3预防措施1)混凝土搅拌时严格控制配合比,经常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2)混凝土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其延续搅拌最短时间应按规定控制。3)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得超过2米,浇筑混凝土楼板时,自由倾落高度不应超过1米。如超过上述高度,要采用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4)在竖向结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