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和中班儿童只在成人面前才感到羞愧,大班儿童在同伴面前也会感到羞愧。√
13儿童亲社会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必然增多。×14.生成性目标追求的是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反应的多元性而非同质性。×15游戏是学前儿童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16.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心理结构维度主要有三种: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17.学前儿童社会教育主要涉及家庭、幼儿园和社会3个空间范围的生活。×18.从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的作用对象看,它的功能主要有内在功能与外在功能。√19.小朋友分点心时水泼在地上了,扫地时垃圾没扫干净并且把墙壁弄脏了,对此,教师应进行严厉地批评。×20运用共情训练法时,教师应与儿童一起真正投入情感,不能成为旁观者。√21.幼儿不愿与同伴接触,不会自己穿衣、吃饭等,都是行为不足的表现。√22在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中,“培养幼儿自我保意识”这样的教学目标陈述方式是符合要求的。×8.班杜拉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之一,是他认为个体童年期的生活事件在成年期人格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9.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的发展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10.个体的自言自语及言语的内容对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具有消极作用。×11.共情对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2.内疚感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个体行为达不到外部要求。×13.在游戏中经常出现的违规行为并不是儿童刻意为之,而是受限于他们的思维与认知水平。√14.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总目标的内容是从各类关系的维度展开的。√15.允许学前儿童犯错误,这是贯彻好正面教育原则的要求之一。×16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内容选择的首要
f依据。√17.儿童自我意识发展方面的内容包括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
我行为控制3个方面的内容。√18当别人遇到困难或不适时,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体验他人的情
绪,从而使其产生安慰、帮助他人的行为。这一做法体现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情感支持原则。√
19.尽可能让环境说话,让行动说话,避免过多的言语说教。这是共情训练法的要求。×
20.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时,教师只可指导儿童活动,不应经常为儿童分配角色。√
21.在游戏和区域活动中,教师为儿童提供的材料越丰富越好。×
2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评价就是对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
8.学前儿童社会教育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