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课题研究计划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威海市码头小学于国琴
华亭三中是一所独立初中,有教职工170人,教学班46个,学生2300余人,校内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备,是一所花园式的学校。学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本着“让每一个孩子受到最好的教育”的宗旨。狠抓常规教育和习惯培养,在教育工作中始终把“品德重于学业,学业缘于勤奋”这一原则要求贯穿于学生的思想教育过程中,树立了良好的校风,德育工作富有特色。学校从2008年9月开始,进行了《初中起始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课题的论证、申请、立项,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通过改变教育理念,优化教育环境,采用多种方式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也使一大批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其他习惯,校风校貌焕然一新,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课题研究的缘起。现代科技革命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知识激增”,据有关专家统计,每隔3至5年知识量几乎要翻一番。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了,而学生学习时间有限,所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72年的《学会生存》的报告中作出了这样的论断:“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由此可见,教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今教育义不
f容辞的责任。怎样教会学生学习呢?我校通过思考,决定尝试着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突破口。习惯是什么呢?“习惯”就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行动方式,是短期内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它是一个人个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学习目的、态度、常规、方法等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学习能力。所以大凡有远见的老师、家长,无不把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来抓。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均来自农村,各种习惯均较差,尤其学习习惯更差,通过问卷调查数据表明,多数同学都不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学校要求大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逐渐形成多方面的良好习惯。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体现生命力、创造力。记得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九七八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一所大学,哪一个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回答在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