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随着点M的转动,当m从变化到
13
2时,点N相应移动的路径长为3
▲
【答案】(1)1;(2)
233
【考点】单点和线动旋转问题;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分析】(1)当m
1时,APM900,∴NAO4504
∵A(0,1),∴ONOA1∴
1(2)∵以AP为半径的⊙P周长为1,
f∴当m从变化到
13
2时,点M转动的圆心角为120°,即圆周角为60°3
∴根据对称性,当点M转动的圆心角为120°时,点N相应移动的路径起点和终点关于y轴对称∴此时构成等边三角形,且OAN300∵点A(0,1),即OA1,∴ON
13
33
∴当m从变化到
13
3232时,点N相应移动的路径长为2333
4(2015年浙江金华4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OBCD的边OB在x轴正半轴上,反比例函数
kyx0的图象经过该菱形对角线的交点A,且与边BC交于点F若点D的坐标为(6,8),则点F的x
坐标是▲
【答案】12,【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待定系数法的应用;菱形的性质;中点坐标;方程思想的应用【分析】∵菱形OBCD的边OB在x轴正半轴上,点D的坐标为(6,8),∴ODDCOD628210∴点B的坐标为(10,0),点C的坐标为(16,8)∵菱形的对角线的交点为点A,∴点A的坐标为(8,4)
83
kx0的图象经过点A,∴k8432x32∴反比例函数为yx4m16m
83设直线BC的解析式为ymx
,∴10m
0
403440∴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3
∵反比例函数y
f440yxx1233联立8yy323x
∴点F的坐标是12,5(2015年浙江丽水4分)如图,反比例函数y
83
k的图象经过点(1,22),点A是该图象第一象x
限分支上的动点,连结AO并延长交另一支于点B,以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顶点C在第四象限,AC与x轴交于点P,连结BP(1)k的值为▲▲
(2)在点A运动过程中,当BP平分∠ABC时,点C的坐标是
【答案】(1)k22;(2)(2,2)【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勾股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相似、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方程思想的应用【分析】(1)∵反比例函数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