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一、教学设计思路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案例
【学生分析】
本课题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一些化学反应以及从微观角度定性认识化学变化的实质之后,在化学学习中第一次从定量角度探究化学变化规律的教学实例。学生缺乏相应的认识和探究经验,有待引导和建立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但是,通过前面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也初步掌握了讨论、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设计思路】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化学学科在这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素材,对于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无一例外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也正是一个培养学生这一方面素质的素材之一。如果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如上一些体验,那是我们所盼望的。我们渴望本课题的教学能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发展到树立观念,产生科学探究体验、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课题。因此,我做了如下安排:
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生产“质量守恒”这一知识结论的快乐。
二是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让同学们回到了2百多年前,与拉瓦锡一同思考,一同实验,感受拉瓦锡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观点的重要性,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一个在新观念支配下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探究过程。
三是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当多数同学从“化学反应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而同意“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观点时,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从而很自然的迸发出寻求原因的欲望和动力。当学生用自己预设的实验方案成功的实现了他们的设想时,同学们在分享喜悦的同时会认识到实验方案的设计对获取正确结论的重要性,体验到认识的发展是理论和实践不断交锋和不断融合的过程。
四是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如螺栓螺母的不同组合,总质量不变)作为质量守恒的类比模型,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实现形象到抽象的跨越,由此能更容易的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五是将更多地说话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意见,使课堂始终充满自主、合作、开放、互动的气氛,针对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质疑、争论、思想火花的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