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一个剧烈变化的时代,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加入WTO,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尽管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自由度在不断加大,但以前起作用的某些价值观现在不适用了,各种新的、老的价值观因无法整合而造成的价值观混乱,使部分人们无法适从,而感到内心空虚和孤独。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尤其是中小学生,正处在心理发育的转型期,与社会发展中的转型期发生共振,他们同时处于内在生理、心理发展的困惑与外在社会群体心理矛盾冲突的焦点上。如在一些地区,以前大行其道的。读书无用论大有抬头之势,一些学生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法,他们不知道学习为了什么,而学校老师为什么一定要他学习,学习给他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他们扮演着种各样的角色,而这些角色又有不同的思想和价值观,他们分不清现实与虚拟,甚至出现了人格分裂,在虚拟世界中他们可能是呼风唤雨的侠客,他们能够协调与各种角色的关系,但现实中他们沉默寡言,不愿跟人交流。(二)学校教育的片面发展,加剧了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了适应国内现代化发展需要和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大力推行以培养学生全面素质为目的的素质教育。但仍然有部分学校,在应试教育功利性的推动下,很少有人将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作为自己的培养目标。学生创造性的发挥、良妤性格的训练、健全人格的发展等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片面的应试教育视学生如机器,不重视学生的需要的满足和其内在价值的选择,压制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和自我选择的自由,从而使教育成了一种不重视的全面发展的机械训训练过程,严重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许多都是畸型教育的必然结果。而有些教师未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他们习惯于传统的那种居高临下教导人,不能够以平等、尊重的态度耐心地顷听学生的心声。还有的教师由于缺乏专业素养,即使发现一些问题,也帮不了学生,只把这些问题当成思想品质问题或简单地认为是小孩子想得太多,从而失去了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有效干预的机会。
f(三)家庭教育失误使学生心理问题更加严重家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大。许多家长对心理健康几乎一无所知,有些家长其自身的心理甚至是病态的。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学生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长,许多家长简单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推给学校,他们不愿意花时间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