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明确:家庭中,我们倡导“宽松、和谐”的亲子氛围。同时,家长要极力配合教师工作,多和老师联系,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在校表现,正视孩子存在的问题,教会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影响和教育孩子。通过家校联系表,让家长及时反映孩子在家的表现,配合学校开展好习惯培养工作。同时学校通过开展“我是父母小帮手”,假期“我与父母手拉手”服务社区等活动,进一步拉近父母与子女距离,让他们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提升个人的素养。
在帮助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孩子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身上,对于孩子的表现要采用表扬与批评想结合的手段,恰当的批评和表扬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及时评比,树立典型
每月班级评选习惯培养先进生,学校评选出习惯培养星级班级。每学期评选优秀班级及良好习惯生,用大红榜全校展示,将身边典型树立起来,并且通过交流会进行交流。建立监督管理体系,促使学生养成习惯。
学生的自制力弱,要求学生长期坚持而形成习惯,必须靠监督来保证。学校将建立两套监督管理体系,来促使学生养成习惯。三、建立监督体系,保障习惯养成。1、建立“学校、家庭、社会”横向监督管理体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上学前孩子的教育主要来自家长,孩子上学成为小学生,在学校的时间也不过78个小时,其它的时间大部分与家长相处。社会风气对小学生的影响也不可忽视。应此,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决不是学校一方的事,要把家庭、社会结合起来,齐抓共管。学校可以通过召开家长会,印
f发家长通知书等形式,提高学生家长的理论水平,引起家长对孩子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视。组织家长交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经验,让家长了解学校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方面所做的努力,争取家长支持,形成合力。请校外辅导员到校讲座,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习惯。
2、建立“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纵向监督管理体系。在纵向监督管理体系中,要特别重视小学少先队大中队干部的监督管理作用,以及学生的舆论监督作用。学校可以把各种规定,分解成若干块,在学校范围内展开评比,由学校学生干部每日检查评分。学校将组织评比习惯好的学生“学习习惯小明星”,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鼓励大家向他们学习,使学生的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先天的,是在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下形成的,在家庭教育中,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