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堂讨论,并在实验课以验证性。课堂讲授系统介绍有害微生物引起食品产品的腐败变质及危害和有益微生物在食品上的应用,同时适当补充食品微生物学中的一些研究新进展。
f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必备项)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1、平时成绩占40:根据课堂提问、到课率、作业等评定2、课程论文占60:完成课程相关内容综述1篇。要
求字数>3000,英文文献≥5篇,中文文献≥15篇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必备项)
教材为:
《食品微生物学》江汉湖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书:
《食品微生物学》何国庆、贾英明主编,中国农业大
学出版社,
《新编食品微生物学》张文治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
社修(制)订人:林日辉
审核人:姜明国2
010年5月30日
f2、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小括号内为说明文字):
食品微生物学实验
以下部分标题填写用黑体五号字体,具体填写内容字
体为宋体五号)【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任
【学分数】2
选课【先修课程】生物化
学、微生物学
【学时数】32
【编写日期】2010525
【适用专业】生物技术
一、教学目的、任务(必备项)
本实验课程为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选修课程,是本科生《食品微
。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的操作训练不仅可以加深和巩固学生对课堂讲授内容
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在原有普通微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础上,学会并掌握食品中常见(有益与
有害)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检测、计数等方法,为下一步学习《发酵工程设备》、《微生物工
程》等相关课程的有关操作及实际应用打好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必备项)
要求学生掌握包括显微镜的使用和活菌观察、显微测微技术、制片染色技术、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观察、培养技术、微生物接种、分离和培养、无菌操作技术等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实验一、食品中常见微生物个体形态和菌落特征观察
3学时基础性实验
f主要内容:(必备项)显微镜的使用及微生物玻片的制备方法,
观察食品中常见微生物的个体形态和菌落特征。教学要求:(必备项)熟悉常见的食品中的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每人
交一份实验总结及报告。
其它教学环节(如讲授、习题、讨论、其它实践活动):实验二、发酵食品中乳酸杆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别3学时主要内容:(必备项)
基础性实验
制备乳酸菌分离培养基,
从泡菜、酸奶等材料中分离乳杆菌并进行初步鉴定
(观察、染色生理生化实验)教学要求:(必备项)分离到乳酸杆菌,并完成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