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也是交通事故频发阶段;另一方面,交通事故高峰段并非与城市交通高峰重叠。
按每周七天分析,每星期一、星期五交通事故发生次数较多,明显比其他时间多星期二与星期三、周六与周日分布较为均匀,呈现出明显的交通事故次数随交通流量变化的非饱和交通特点。
按12个月份统计数据分析,(13)月份发生事故较平稳,(46)月份发生事故较少,(710)月份发生事故较多,11月、12月份发生交通事故较少。
(3)从交通方式上看,中小客车将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主体,对城市交通安全起到重大影响作用。
经对近五年该地区交通事故责任按交通方式分布分别累计,结果表明中小客车、步行、大货车为事故主要交通方式,分别为32、15、13。
(4)从交通事故形态上看,侧面和正面相撞发生频率最高。
按事故形态进行分类统计表明,发生频率最高的三类事故形态分别为,侧面相撞占39,正面相撞占34,尾随相撞占9,说明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5)从交通事故驾驶人驾龄分布上看,随着驾龄的增加,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比重减少。
统计表明,驾龄在3年以下的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次数最多,其次是驾龄为46年的机动车驾驶人。另外,从图中可发现,随着驾龄的增加,机动车驾驶人发生交通事故的比重减少。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23交通事故成因分析
近年来,深圳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全力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有效地遏制了交通事故快速增长的趋势。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全市交通安全形势还很严峻,特别是交通事故致死率偏高,这说明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下从人、车、路、机制、管理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分析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
(1)人的方面
■机动车驾驶人素对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起主导作用。
通过对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分析,发现机动车驾驶人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源头,绝大多数的道路交通事故是由机动车驾驶人引起的,机动车驾驶人操作不当、违法占道行驶、超速行驶、未保持安全距离、违章超车、违章转弯、不按规定让行,同时驾龄短的新驾驶人所占比率较高,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驾驶人作为交通肇事的主体,其教育培训、考核以及管理等源头工作还须进一步加强。
■行人和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薄弱也是道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
道路交通事故一般包含着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这一诱发因素,特别是行人。行人安全问题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城市道路上,不按法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