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由此可见,作为基础教育的数学学科应该不断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使学生逐步找到个性化学习数学之路,从而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变革、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螺旋式上升。
指导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生成和运用知识结构图为老师优化数学教学,培养小学生个性化学习,提升数学学习力提供了有力抓手。知识结构图是由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诺瓦克首次提出的,它在心理学中被称为知识网络图,指运用文字、语言、符号、图像等将知识结构以图或图表的形式组织起来,形成一个系统集中、准确完整、简明清晰的表达形式。作为一种有效的发散思维工具,运用知识结构图的开展数学学习,可以在学习中彰显每个学生的思维特质,让学生去主动地、自觉地、积极地学习,使学习更加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克服了原来学习的枯燥、机械、低效的不足。
三、运用知识结构图提升学生数学学习力的具体做法
(一)指导学生在自探中初步生成知识结构图,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运用知识结构图开展“设疑自探”学习,学生的自主探究变得更加明确更有效果。首先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师生归纳整理问题,进行设疑,并形成一级知识结构图然后学生根据一级知识结构图开展自探学习,记录自己预习过程中的收获和疑惑,以及自己解决疑惑的过程和方法,完成二级分支、三级分支,为下一环节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做足准备。在这样的知识结构图的指引下,学生的自探过程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的预习能力、思维能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的能力都会得到提升。
(二)指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图,提升学生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
合作是现代人的一项基本素质与品格。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是指学习者在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或开展某一学习活动时,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共同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将知识结构图运用于合作探究中,让合作探究学习变得更加可行有效。数学课上,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在预习中形成的知识结构图给小组内的合作伙伴欣赏并阐明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没有解决的问题,让合作伙伴就自己的预习成果发表意见,帮助自己解决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并指出不足,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图。从而使合作探讨过程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