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升学生学习力
新课程把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已作为首要学习内容,因为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空间,促使学生更加主动、自觉、积极投入地学习。这不仅有助于当前的学习,而且是学生个体由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学生个体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基本条件和根本保证。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素质的提高和长远发展具有重要、长远的意义、价值。“养习于童蒙”,小学阶段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各种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只有紧紧抓住孩童时期,用好的习惯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习惯,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下面就谈谈在教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如何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分析小学生学习习惯的现状,对症下药目前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着许多不良习惯。如一些学生不爱预习,一味依靠教师,缺乏自主学习的精神;写字歪七扭八,潦草、字迹很难让别人看懂;添字、漏字、错字、漏掉数字或运算符号、点错小数点,也常有发生。有些学生计算粗心大意、经常出错,计算后也不检查验算。有些学生做作业不善于独立思考、爱抄袭别人的。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对作业中做错的题目,不找其原因,及时纠正,二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二、培养学生认真预习的习惯课堂前置,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这就是预习。当然,教师泛泛而谈预习是如何、如何重要,是枉费心机,也是徒劳的。在学生的眼里,优等生一句朴实无华的心得体会,比专家学者滔滔不绝的演讲更可信、更有价值。基于对学生这一认知特点的理解,我尝试了以下做法:首先,我通过走访,了解班里课前主动预习、成绩优异的学生。然后,让这些同学公开场合谈心得、谈体会,充分发挥这些同学的“榜样效应”,让其他同学都羡慕这些教师眼里的“红人”,学习上的“领头雁”,从而对课前预习的作用产生“神秘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冲动。进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做次一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发学生课前预习的情况大有好转:调查前,比较好的班级课前预习的同学仅
f寥寥几人;调查时,有的班级课前预习的学生竟达到半数以上。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此做法让不少同学认识到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尝到了课前预习的甜头。
小学生有这样一个特点:对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但持续时间较短。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直接导致学生对课前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