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之美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重视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启迪学生智慧。四位教师安排了多样的教学活动,精心选择了授课策略,教师能直接参与学生交流,其中以盛丽芳老师最为出色。这表现在教学流程安排合理,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图片简介作者、诵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线索提炼主题、音乐欣赏陶冶情操;表现在合理使用媒体,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表现在多层次立体式的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本互动、人机互动,有讨论、有交流、有展示、有合作,有思想碰撞的火花;表现在课堂教学产生的和谐美,老师的一个表情、一个动作、一句话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有信心完成的是哪些同学?”“声音大一点就更棒了。”“大家给他一点掌声。”“另一组同学最勤奋,其他的同学要加油。”“我希望听到后面同学的声音”,鼓励产生动力。
语文教学,一个发现美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美的过程。
1、努力提高提问质量,体验课堂教学生成之美。教师的提问是门艺术,课堂教学的生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教师的提问缺乏指向性、趣味性,不具有可操作性,往往犯大而空的毛病,学生无所适从,过于宽泛的提问加大了学生回答的难度。
2、精心设计教学目标,体验语文教学简洁之美。
3、倡导随文学习语法,体验阅读教学语文之美。语文即语言文学(也有的认为是语言文学),语言是一门科学,文学是一门艺术,阅读文学作品是离不开语言的揣摩的,用语言规律确解阅读难题有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就产生了“这篇文章是重在写竹林,还是重在写人家”这样的疑问,教师一时半会儿也答不完整,但用偏正短语的知识,这个问题迎刃而解了。
让我们用语文的思维去发现语文教学之美,享受深度阅读的快乐吧!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