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f(2)酸性条件下,双氧水能将铜氧化生成铜离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H2O2H2SO4CuSO42H2O;加热条件下,双氧水易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除去双氧水的方法是加热,故答案为:CuH2O2H2SO4CuSO42H2O;加热;(3)滤渣的主要成分为含锰混合物,向含锰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稀草酸,并不断搅拌至无气泡为止.其主要反应为2M
O(OH)M
O22H2C2O43H2SO43M
SO44CO2↑6H2O.①该反应中,氧化剂是M
O(OH)、M
O2,还原剂是草酸,当1molM
O2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2×(43)4mol,
故答案为:4;②M
O(OH)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也可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M
O(OH)6HCl(浓)故答案为:2M
O(OH)6HCl(浓)2M
Cl2Cl2↑4H2O,2M
Cl2Cl2↑4H2O;
(4)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由方程式可知Z
被氧化生成Z
(OH)2,则电极方程式为Z
2OH2eZ
(OH)2,故答案为:Z
2OH2eZ
(OH)2;(5)Z
O和Al2O3的化学性质相似,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所以氧化锌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的方程式为Z
O2OHZ
O22H2O,故答案为:Z
O2OHZ
O22H2O.【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原电池原理,根据原电池正负极上发生的反应、物质的性质及其分离方法来分析解答,能从整体上把握物质分离过程,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知识解答,题目难度中等.10.(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看到一则报道:某造纸厂误将槽车中漂白液(NaCl和NaClO的混合液)倒入盛放饱和KAl(SO4)2溶液的池中,造成中毒事件.该小组同学为探究中毒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1)小组同学依据漂白液具有漂白消毒的性质,推测漂白液中ClO具有氧化性.实验如下:Ⅰ.用pH计检验,漂白液pH>7,饱和KAl(SO4)2溶液pH<7.Ⅱ.取10mL漂白液,依次加入Na2SO3溶液和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经检验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Ⅲ.另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溶液红色逐渐变浅,一段时间后褪为无色.Ⅳ.再取10mL漂白液,加入品红溶液,加入少量稀硫酸酸化后,溶液红色立即变为无色.①漂白液pH大于7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lOH2OHClOOH;②由实验Ⅱ得出ClO具有氧化性,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ClOSO32BaSO4↓Cl;③对比实验Ⅲ和Ⅳ说明ClO氧化性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ClO的氧化性随c(H)增大而增强.(2)小组同学依据(1)中的实验,提出: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有Cl2生成.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探究漂白液在酸性溶液中是否能反应生成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