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调查反馈的信息进行处理后,进行第三轮的调查、预测和分析。(6)根据第三轮调查结果的情况和人力资源专家事先确定的满意度指标,决定是否终止调
查,如果决定终止,此时确定分值最高的方案就是最佳方案。一般到这一步骤时,专家们的意见趋于一致。(7)用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总结预测结果,发布专家们的预测分析结论
2、试论述薪酬中激励常用的方法
(1)加大可变工资的比例(2)加大绩效工资、奖金和福利的比例
f(3)灵活的弹性工时制度(4)让员工参与企业政策制订(5)以技能和绩效而非工作量,作为计酬的基础(6)采用宽带型薪酬结构等级,各种职位等级的工资之间可以交叉,宽带型薪酬等级较适
用于扁平化组织(7)薪酬股权化,雇员激励长期化
3、试论述培训目标
(1)通过员工培训能够达成员工对企业文化、价值观、发展战略的了解和认同(2)达成对企业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工作要领的掌握(3)提高员工的知识水平,增强员工的工作能力,改善工作绩效(4)端正工作态度,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合作精神,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5)配合员工个人和企业发展的需要,对具有潜在能力的员工,通过有计划的人员开发使
员工个人的事业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相结合
4、试论述企业进行员工绩效考核的步骤P124
考核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必须按照以下的步骤进行:(1)要确定工作要项和确定绩效标准(2)评价实施(3)绩效面谈(4)制定绩效改进计划(5)改进绩效的指导
5、论述需要层次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异同P5
双因素理论与需求理论一样,认为人的需求是由高到低划分为不同层次的,都认为低级需要主要是从外部使人得到满足,而高级需要是从人的内心使人得到满足。但双因素理论认为涉及一些较高层次需要的因素,如成就、责任、获得他人的赏识、晋升机会等是工作本身的因素,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提高工作效率,属于激励因素。而涉及一些较低层次需要的因素如工资、工作环境、同事关系、福利与保障等是工作以外的因素,这些因素属于外在因素或保健因素,没有激励人的作用,但会起到防止人们对工作产生不满的作用。
6、论述绩效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关系
(1)两者的联系是: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绩效考核为组织绩效管理的改善提供依据,帮助组织不断提高绩效管理的水准和有效性,使绩效管理真正帮助管理者改善管理水平,帮助员工提高绩效能力,帮助组织或得理想的绩效水平
(2)两者区别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