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抛开教材进行发散,就会走上另一种极端。譬如在拼音教学时,学生对教材所提供的儿歌还没有完全读流利,有的教师就迫不及待地补充了其他形式的儿歌让学生读,目的是扩充学生的阅读量。这个环节下来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课文读不好,课外的也没读好。还有一种现象是教师任意拔高训练难度,使其他教学内容在时间上受到挤压。这样的所谓创造性使用教材,对语文教学的质量带来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教材的要求和尺度,尤其要警惕任意拔高要求的行为。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不偏不颇。最后是重视经验与积累资料。新课程对每一位教师都是一个新的挑战,同时也是一种机遇。小学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个机遇,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注重第一手资料的积累与实践经验的总结反
f思。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加强理论修养,丰富文化底蕴,增强教学技能,“与新课程一同成长”。参考文献[1]黄霞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探索写在厦门市三年课改总结展示活动之际[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2]左昌伦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02[3]左昌伦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几种现象的反思[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402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