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险预算、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城市抗灾能力数据、维护应急基础设施、评估校舍和医疗场所的安全性能、确保学校和社区开设减轻灾害风险的教育培训等指标。纽曼基于该指标,与此对应提出了通向弹性城市的十项战略步骤
f7

222弹性能力指数Resilie
ceCapacityI
dexRCI为了应对未来挑战,而测量区域的弹性韧性,由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区域研究所开发了弹性能力指数Resilie
ceCapacityI
dexRCI,共计12项指标,分为三个维度,1区域经济属性:收入公平程度、经济多元化程度、区域生活成本可负担程度、企业经营环境情况;2社会人口属性:居民教育程度、有工作能力者比例、脱贫程度、健康保险普及率;3社区联通性:公民社会发育程度、大都会区稳定性、住房拥有率、居民投票率。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应用该指标体系,对美国361个城市的城区进行评估,识别出了不同弹性等级的城市。223弹性城市全球化标准指标由多伦多大学世界城市指标facility牵头,多伦多大学前市长、荷兰鹿特丹市景观设计团队、加拿大安大略省旺市市长和日立集团智慧城市事业部等参加,正在讨论构建一个与ISO框架相符合的,全球通用的弹性城市全球化的标准指标GloballySta
dardizedI
dicatorsforResilie
tCities8。224基于设计的弹性城市指标体系由英国工程与自然研究理事会EPSRC资助的未来城市项目Urba
Futueresprojects由伯明翰大学、艾克赛特
f大学、兰卡斯特大学、伯明翰城市大学和考文垂大学参与,开发了能够帮助参与者实现对设计schemes弹性的测试9。JamesDavidHale、Jo
Sadler基于生态学的弹性解决方法来探究城市的再生路径。他们设计的气候变化弹性指数是基于技术标准,主要包括水系统的供应能力、污水和固废服务的覆盖率、水涝发生概率、基层组织在税收征缴和解决客户投诉方面的能力,上游流域森林砍伐面积大小,家庭自来水分配和公众参与规划决策的机制等。225应对气候变化弹性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源于国际组织牵头的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弹性评价项目。作为亚洲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弹性网络项目Asia
CitiesClimateCha
geResilie
ceNetworkACCCRN的重要组成部分,亚洲10个城市参与的城市主要来自于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越南于2012年发起了先锋型应对气候变化弹性指标climatecha
geresilie
cei
dicator,应用该指标来帮助当地政府和非政府组织来设计和实施对策以应对气候变化给城市带来的影响,该指标体系由美国社会和环境转型研究所Sociala
dE
viro
me
talTra
sitio
ISET来设计,基于定量和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