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收入差距的扩大的“贡献”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李实等1998通过中国社会科学院1988年和1995年的抽样调查数据,利用泰尔指数分解,得出“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在总体收入差距中的相对比重由1988年的38.2下降为1995年的342”。Ka
bureta11999利用GE指数分解,得出从1983年到1995年虽然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总的收入差距的贡献降低了,但是,到1995年,城乡收入差距仍然贡献了总收入差距的7065。Li
eta12002等利用泰尔指数分解法考察了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和城乡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分析总体地区收入差距变化所起的作用,发现城乡之间收入差距对总体收入差距的影响最大,始终保持在一半左右。另据Yaoeta12O04对收入差距的分解测算,城乡收入差距和支出差距占省际差距的70以上。从部分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城乡收入差距对中国整体差距的“贡献”很大,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影响巨大,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及和谐社会的建立具有积极的意义。3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加黑)对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分析有大量的文献,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解释:一城市偏向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虽然从城乡关系的理论研究来看,城乡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得到了普遍认同,那种以损害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为代价来实现的经济发展往往是不可持续、代价高昂的并极可能引发社会危机,这已经成为发展经济学理论界的共识。但是,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这样的发展模式仍然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当然也包括中国。而且,正是这种城市偏向政策导致了中国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那么,研究这种严重Lipto
,1977政策何以大行其道就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二要素市场扭曲与城乡收入差距李实等1999的实证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有助于提高农村居民收入,一方面外出劳动力打工收入部分被汇回了老家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减少了
f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其他劳动力的生产率。因此他们得出结论:“农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它对于农村内部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抑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于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的扩大无疑会起到一般收入再分配政策都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通过农村劳动力流动这样一种劳动力市场化的过程来修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收入分配的不均等化无疑是一种有效的合乎市场化要求的理性选择。”蔡叻等2003详细地描述了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并从发展战略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新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