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国维对李煜的词是赞赏有加。他说: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意思是说,词到了李后主,眼界才开始变得扩大,感慨于是深邃,于是把专门为伶工创作的词变成了士大夫自觉创作的词。宋徽宗同样是亡国君主,王国维认为他的词却比不上李煜的词,宋徽宗的词多是感慨自己的命途多舛,而李煜反映的是忧国忧民、自怨自艾、自叹自责,二者的境界大小不可同日而语,王国维之所以会推崇李煜的词,当然与他自己身处的时代有关,忧国忧民充分显示他的民本主义思想。由此可见,一个时代的特征,往往在作品中就能表现出来,再次证明文学不是政治经济的附庸品,它们是联系又有区别的,王国维推崇李煜的词,而且他所说的境界要以“真性情真景物”为基础,在当时的中国,缺的就是这种“真”,我个人觉得王国维的《人间词话》
f在某一程度上,也是希望中国的人民要知道区分美丑,知道美的定义,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不是缺乏美,而是缺少发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反传统的审美观,这就是发现,我们都应该学习的,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去发现美。五代的词,有一个很美的称号:花间南唐,代表有温庭筠、韦庄、皇甫松等,花间派的诗词内容多为旅愁闺怨、合欢离恨,多局限于男女燕婉之私,思想鉴赏价值不大,不过它的文字富艳精工,艺术成就较高,对后世词作影响较大。其中,婉约派就是由它发展而来,不过我个人喜欢豪放派。如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辛弃疾的“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些豪放派的诗词是多么的气势磅礴,激励人心。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它们的原因。也许大家会发现一点,王国维对冯延巳的词特别的注意、重视。用冯延巳“高树鹊衔巢,斜月明寒草”这两句使用白描手法写景这一例子,强调冯延巳的词与花间派的不同。又说欧阳修的“绿杨楼外出千秋”是借鉴了冯延巳的“柳外秋千出画墙”,不过欧阳修写得更加好,师其意而不师其字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欧阳修是上承冯延巳,下启秦观,对婉约词派的词有很大影响。欧阳修和冯延巳一样,自设愁境,盘旋自如,把感情表达得酣畅深致,王国维这样说是因为他把着力点放在词境与修辞的方法上。说王国维注重冯延巳的词还有一处证明:《人间词话》23则:人知和靖《点绛唇》、圣俞《苏幕遮》、永叔《少年游》三阕为咏春草绝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