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实家主要写景,符合客观世界,因此造成了这两派。不过,王国维又说:“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也就是说,理想家与现实家并没有绝对的的界限,二者是互补的,况且:“自然中之物,互相关系,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f这一则又充分说明了理想家与现实家之间的交融。不过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是“限制之处”四字,若没有看到注释,我以为就是和一般的解释一样,就是要在某种规则中做某事,但是大家就是大家,我的见识远远比不上王国维的,他这里所说的“限制之处”脱离了我们的日常解释,也和尼采的不一样,尼采说的是“对物体自身的直接观照”,而这里,是指作家排除现实错综复杂的“关系、限制之处”而加以典型化。不管怎么说,王国维在此揭示了事物之间是统一协调的,又是相互矛盾、相互制约,这一点真的是有真理性质的,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往往要求绝对的真反而失去了事物的本真,即是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于境界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阅读至此,我也想抒发一下我的情感:无论什么境界,它都围绕着“真”,景真情真才有好境界,“真”这一个字让我想起我过去的写作时代,就是写作文的时候,有时候,明明不是那样的,但是为了迎合大众,为了高分,不得不捏造事实,有时甚至可以说虚情假意,就比如说《我的一天》这道题目,如果我说我的一天是很平淡的,早上怎样,中午怎样,晚上怎样,就这样把一天的事情记录一遍,那老师肯定会说乱七八糟的文章,只有描绘得非常生动有又新奇的事出现,这样的一天才是美好的,这与王国维所说的“真”完全是相悖的,如果当初我们也可以自由地写出我们的“真”,我们的生活应该会更有趣。用我手写我心,希望在我们的文学教育中真的可以完全做到。王国维认为作品只要表现出真景物、抒发真性情,都是好作品,杜甫《后出塞》中壮阔广袤的大景与他《水槛遣心》中,明媚骀荡的小景,秦观《踏莎行》中深切的激情与他的《浣溪沙》中淡荡闲远的温情,只有表象不同,没有优劣之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王国维的美学观是现实的。他执着于文学作品要根于生活,所思即所写,因此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