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模块六可选案例:《学以致用》案例分析
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量规一般包括几个基本构成要素?答:量规是一种结构化的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技术,一般都具有评价要素、指标、权重、分级描述这几个基本构成要素,常以二维表格的形式呈现。但这并非是一个机械的规定,有时量规可能缺少权重或等级描述,而且形式也可能多种多样。案例中沈老师的量规在明确了主题后,考虑了评价要素、评价指标、评价等级、评价权重设计这几个基本要素。2总结一下,沈老师设计量规的过程经历了哪几个步骤?每一步都做了什么?答:沈老师设计量规的过程经历了如下步骤:(1)明确主题:酸雨产生的原因和后果。为了这个主题,沈老师就调查酸雨问题,要求每个小组4个人,除了各选一个角色从自己的角度调查外,还要参考其他成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尝试帮助组员解决困难,并最终共同提出解决酸雨问题的建议。(2)考虑主题的评价要素:沈老师考虑小组活动情况需要评价;个人的表现、调查能力和调查结果,以及小组调查过程、结果的质量。
f(3)根据评价要素确定评价指标:沈老师先将评价要素中的三个方面做了细化,拟定了初步的评价指标。(4)确定具体的评价指标:制定计划、信息收集质量、信息收集渠道、任务分担情况、小组合作情况、内容的准确性、调查报告。(5)对每个评价指标进行分等级的描述:沈老师先描述最好的和最差的一级,然后描述中间的级别。(6)设计权重:紧扣评价的目的,确定目标导向;沈老师为提高小组合作的成效,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成功感,她把跟小组合作有关的两项评价指标的分值后写了乘以2,另外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反映了大家的调研水平和科学素养,也应该提高它的重要程度。(7)修改和完善评价量规:沈老师公布和展示量规,征求大家意见,让大家补充意见,明确目标,监督自己。沈老师挑选优秀的范例,一边展示一边给学生解释量规怎么用,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而且这样做了之后,学生受到感染,做作品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对学生也是一个激励。最后沈老师还找来有关量规设计方法的资料,对比分析自己设计的量规是不是达到了标准,有没有不合适的地方。
f3您认为沈老师设计的评价指标合适吗?需要增加或删减哪些条目呢?答:我认为沈师设计的评价指标基本合适,该评价设计符合目标性、整体性原则、过程与结果统一原则要求。不过,我认为还需要增加客观性和指导性的要求。在设计教学评价时,我们应把评价和指导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