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命题作文:13篇(审题指导、范文示例)
二、半命题作文:10篇(审题指导、范文示例)
三、拟题(材料)作文:3篇(审题指导、范文示例)
四、微变式作文:5篇(一文四变)
五、满分作文:五招式
1
f命题作文
一、作文(50分)
请以“陪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审题指导】(1)紧抓关键词。这道以“陪伴”为题的命题作文,关键词只有一个,即“陪伴”。“陪伴”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陪同、作伴”的意思,可以用来指两个或多个个体在一起的随同状态,即实指;也可以用来指两种或多种事物互相依存、共生的状态,即虚指。写作时,既可用实指义,也可用虚指义。相比较而言,用实指义写文章更容易写具体,写出真情实感。用虚指义写文章更容易深刻,立意上出奇制胜。“陪伴”的话题、内容,可取材于家庭、学校及社会。可以是陪伴别人,也可以是被别人陪伴;这种陪伴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动的。可以写人,还可以写物。(2)紧抓题目要求。题目“陪伴”,就是题目已定,考生不可再改动。没有以“陪伴”为题的,作文将会被扣分。“写一篇记叙文”,一定要符合记叙文文体的要求,不能出现“四不像”的文体。“中心突出,有真情实感”要求围绕中心说真话抒真情。“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提醒考生规范书写。“不少于600字”,就是说凡600字或600字以下的文章均不能算做一等文,相应地也会被扣分。最后,要注意“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凡在文章中出现真实人名、校名等相关信息的,作文也会被扣分。(3)审题误区。对题目“陪伴”理解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没有分清主次。写作时过多地叙述自己感受,忽略了“陪伴”是相互的,一味地记叙,忽略了抒情,会使文章显得平淡无味。二是对题目理解不深,立意较浅。这个题目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其间隐含着大量的信息,需要考生去探究、去补充。而有些考生只是片面地理解“陪伴”的字面意思,而不能深入挖掘其内涵,想要写出好的文章就比较困难。(4)确定选材与立意:对应选材临考前,班主任给我安排了一天三次的专科辅导,让老师们给我补课。每天一放学,老师都陪着我复习备考,一连20天下来,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总分提高不少。终于,满怀信心的我考上了理想的高中。一位年轻的大学生村官陪伴照料留守儿童,给他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