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权领导对于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心理契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
【摘要】本研究以重庆若干家企业中149名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威权型领导对下属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心理契约破坏在上述影响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层次回归分析表明:威权型领导会对下属的组织公民行为产生显著的消极影响,并且该效应是通过对员工心理契约的破坏,从而导致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减少。心理契约破坏在该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威权型领导;组织公民行为;心理契约;中介作用1前言11威权领导理论概述威权型领导作为家长式领导力的一个维度,广泛的存在于华人的企业之当中。樊景立与郑伯埙将家长式领导定义为:一种表现在人格中的、包含强烈的纪律性和权威、包含父亲般的仁慈和德行的领导行为方式。根据这一定义,家长式领导包含了三个重要维度:威权领导、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威权是其中一个维度是指领导者的领导行为,要求对下属具有绝对的权威和控制,下属必须完全服从【1】。威权领导直接反映了华人企业领导中主管与员工之间上尊下卑的关系,也显示了华人中上下之间的权利距离,这与西方传统理论,如lmx理论中所强调的上下平等关系具有实质性的差别【2】,这也
f就说明了威权领导对于华人特有领导方式研究的实际意义。12组织公民行为理论概述组织公民行为的概念由orga
于1988年提出:指由员工自发进
行的,在组织正式的薪酬体系中尚未得到明确的或直接的承认,但就整体而言有益于组织运作的功能和效率的行为总和。【3】
威廉和安德森将组织公民行为分为指向个体的组织公民行为(ocbi)和指向组织的组织公民行为(ocbo)【4】,这一分类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即是从ocbi和ocbo两个维度,对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进行调查测量分析。
13心理契约理论概述心理契约是由argyris于1960年提出,用来描述雇员与企业双方不成文的、内隐的契约或相互期望,后来把它界定为雇员对雇佣关系中双方相互负责的一种信念。【5】当员工感知到组织未能履行以承诺为基础的责任或义务时,就会产生心理契约破坏。【6】大量的研究表明,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这其中,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当员工感知到心理契约遭到破坏后,其将产生较少的组织公民行为【7】。例如,restubog等的研究表明,当员工感受到组织的不公正待遇(或称心理契约破坏)时,会降低其对组织的信任感和认同感,最终r